〔編譯羅倩宜/綜合外電報導〕利比亞動亂引發油價飆漲,主要是該國原油品質佳,以及市場炒作與恐慌心理所致。專家表示,改善全球石油儲備機制才能治本。

國際能源總署(IEA)向市場保證可動用戰備儲油,沙烏地阿拉伯也表示隨時可以取代利比亞的供應量,不過週四布蘭特原油仍漲到逼近每桶一二○美元。利比亞日產量僅占全球石油消耗不到二%,似乎與國際油市的恐慌不成正比。

紐約時報分析,主因是利比亞的輕原油(sweet crude oil)用於提煉汽柴油及燃油極佳,不易取代,沙烏地阿拉伯產量雖高,但多屬重原油,煉製不易。

利比亞產油有八成五銷往歐洲,約一成銷至亞洲,歐亞各國多缺乏精煉重油的設備,據估計,如果利比亞動亂再持續幾週,歐洲煉油業可能被迫向阿爾及利亞和奈及利亞買輕原油,而這兩國是美國的主要供應者,如此一來形成各國搶購輕原油,又將導致美國汽油上揚,帶動物價、衝擊消費能力,進而減損復甦力道。上週美國汽油均價上揚六美分,來到每公升三.一九美元。美國汽油均價每上升一美分,消費者每年就必須多付十億美元。

不過利比亞產油約占全球二.二四%,排名十七,比重相對較小,此波油價飆漲,應還是市場恐慌心理所致。在後金融海嘯時代,各國都擔心復甦受損,事實上美國自己具備煉製重油的設備,而新興市場的原油需求不如已開發國家大,對經濟面的衝擊不如想像嚴重。

專家倒是對油價波動提出治本的建議。過去原油市場每次出現恐慌及炒作,就會出現發展替代能源及擴大各國產量的聲浪,但兩者都需要時間。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研究員Michael Levi指出,敦促各國加入全球石油儲備機制,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;尤其是尚未加入的石油消費大國中國和印度

他表示,利比亞產量少,但若產量更大的鄰國阿爾及利亞也停產,恐慌勢必加劇。面對市場恐慌時,單一國家的儲備原油,對市場波動的制衡極為有限。隨著原油需求重心移往亞洲,中國及印度本國的石油市場必須變得更透明,才能透過OECD或G20來共同協調全球性的石油儲備機制,未來才足以因應類似利比亞動亂的恐慌危機。


來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225/78/2n0x9.html
提供名聞遐邇的金門高粱,長期飲者合併慢性C型肝炎,提供各式餐、品餐、套餐、半自助式Buffet、咖啡及冰品,廠品牌故事、葡萄之道、觀光農園等廠服務,麥卡倫的紫鑽真是一支好喝的威士忌,各種品知識、批發價的價格,鼎級是您買的唯一選擇。 婚禮、慶生、活動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王芝彥乙孫株假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